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明寺(续)-《乱世栋梁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随后,深埋心里的恐惧,再度浮现。
    他又想起了那天,长安城北,渭水南岸,官军大阵被楚军火器摧残、蹂躏的情景。
    雷声中,人群出现一道道血痕;冲天火光里,无数人影摇曳,惨叫声不绝于耳,许多熟悉的面孔在他面前破碎、发黑、消失。
    “是,是火油!外面不对啊!!”
    吴秋脱口而出,转身要跑,但后面都是人,狭窄的地道,宽度仅容两个人侧身并排站着,他想往回跑,又如何跑得了?
    昏暗的地道里,忽然明亮起来,顺着竹筒流入地道的液体冒起火,把法定和吴秋点燃,然后点燃其他人。
    “啊啊啊啊啊啊!!!”
    惨叫声响起,地道里的人们被火光吞噬,身影不断摇曳,又发出“滋滋滋滋滋”的声音。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    房间内,几名皇子和公主,围在嫡母的身边,面露惊慌之色,外面传来的动静,让他们坐立难安。
    说是放焰火吧,夜空中没有火花绽放。
    说是夜市赏灯吧,阿娘又不许他们出去。
    到底是怎么回事?
    “父亲在钓鱼,你们莫要怕。”黄姈轻声说着,面色平静。
    孩子们见母亲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,心中不安渐渐消散。
    过了一会,有几个甚至打起盹来。
    黄姈见状,便让宫女们铺好席子、被褥,让儿女们“排排睡”。
    外面响起问候声,黄姈和儿女们说了一会,转出去。
    却是个禁军将领,身着甲胄在外等候。
    为防暗箭,门外竖起好几个大盾,以作屏障。
    “情况如何?走地洞进来的老鼠?”黄姈站在大盾屏障后,轻声发问。
    “回殿下,老鼠已经被烧死在地洞了。”
    黄姈又问:“四周情形如何?”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寺外各处,暗哨并未发现可疑之人接近。”
    黄姈再问:“各处暗哨不会被人偷偷拔掉吧?”
    “殿下放心,所有暗哨安好,只有一群老鼠,走地洞过来。”
    黄姈问了一会,确定如今形势“均在掌握之中”,放了心。
    回到房内,嫡庶儿女们都已经睡着,她在一旁坐下,倚着凭几,听着外面的动静。
    想起李笠的布置,不由得叹了口气:钓鱼、钓鱼,成日里钓鱼!!
    自己做鱼饵钓大鱼也就罢了,还带着家人一起当鱼饵,这是怎么当一家之主的?
    不过现在埋怨也没用,李笠从不打无准备之仗,此次在金城天明寺“钓鱼”,准备充分,只要突厥人敢来,就一定会有“惊喜”。
    只是没想到,这天明寺里居然有暗道通向山顶,若不是寺里有人出首,今晚或许会多一些波折。
    想着想着,黄姈看着旁边的油灯,伸手过去。
    手的一侧被灯光照亮,但另一侧,却因为处于背面,一片昏暗。
    李笠的声音,在耳边响起:
    “前汉,张骞出使西域,返回中原时,本来是要走河西地区,这是从西域回中原的主干道,但那里被匈奴占据。”
    “于是,张骞走祁连山另一边的旁道——羌中道。”
    “羌中道,又称西海道,东西横跨如今吐谷浑海西地区,走到了西海,继续往东走,出湟水河谷,便能抵达金城,汇入主干道。”
    “张骞就是这么避开河西匈奴,平安回到长安。”
    “我要是突厥人,得知中原皇帝到陇右巡视,肯定要走这条道搞偷袭,此道西端是于阗国,为突厥附庸,借个道,方便得很。”
    “虽然中途要横穿吐谷浑的大部分国土,但十几年前,吐谷浑被突厥联手周国教训过,肯定是不敢阻拦的。”
    “更何况,吐谷浑和中原的楚国没什么交情,也不会通风报信,于是,当中原皇帝抵达陇右,眼睛只盯着河西地区的动静时,我的数千精骑突然从湟水河谷冲出来...”
    “再加上地方豪强的接应,来个内外夹击....”
    “所以,我们要体谅突厥和陇右地头蛇搞事的心思,他们需要一个机会,我呢,就创造一个机会给他们...”“轰!!!”
    一声巨响传来,打断了黄姈的思绪,也把刚入睡的皇子、公主们惊醒。
    他们惊慌失措的爬起来,东张张望,见母亲就在旁边,心定下来。
    黄姈安慰着子女,听着外面的动静,苦笑了一下。
    钓鱼钓鱼,这是要一辈子都钓鱼啊...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