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势力求情-《书生的悠闲生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身为朝廷命官,知法犯法,竟然去劫狱。
    这等罪行,天理难容。
    但是,即便如此,在他们眼里,沈桥也罪不该死。
    沈桥的行为该死。
    但是,毕竟沈桥也做出过重大的贡献。
    在这些言官的眼里,沈桥的功劳,终究还是不能忽视的。
    正因如此,陛下的旨意,实在是有些太重。
    甚至难免让人怀疑,有别的原因在里面……
    至于是什么原因,言官们不知道。
    但是,并不影响他们劝谏陛下。
    哪怕是挨了棍杖之后,他们躺在床上下不了床。
    也仍然要从喉咙里发出那一声劝谏……沈桥杀不得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帮言官的确是把赵皇气的不行。
    这也难怪。
    平日里,听着这些言官各种找沈桥的麻烦,赵皇本就有些烦躁。
    如今,当他决定收拾沈桥的时候,偏偏这帮言官又跳出来,说沈桥不能死……
    他们可真烦人?
    如果是以前,赵皇或许还真的不能奈何这些言官。
    毕竟,这些言官虽然官职不高。
    但是却杀不得。
    一旦杀了这些言官,赵皇就难免会落下一个不听劝谏的昏君名头来。
    谁想当昏君?
    赵皇明显是不想的。
    所以,之前即便是这帮言官怎么看怎么不顺眼,怎么看怎么想抽他们。
    但是……就是不能杀!
    正因如此,也导致了这些言官胆子越来越大。
    越来越觉得自己站在了正义这一边,批判着整个世界。
    然而这一次,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    赵皇,终于还是对这帮言官下手了。
    这帮言官不依不饶的跑去上奏,跑去劝谏。
    这一次,当真是将赵皇惹恼了。
    这帮言官,不少人当场就被摘取了乌纱帽。
    这个消息,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,引起了朝廷不少官员的不满。
    但是,效果是显著的。
    当赵皇杀鸡儆猴的解决了一帮言官之后,再想去找陛下劝谏的人,明显就少了。
    虽然,这帮言官自诩清高,自认为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自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。
    但是……
    他们终究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逼数。
    如今陛下的决心,所有人都看到了。
    陛下是铁了心的要杀沈桥。
    任何劝谏的人,他完全不听,反而还会大发雷霆。
    这个时候,他们虽然觉得陛下的行为不妥,但也没人再继续站出来送人头。
    毕竟,陛下如此决心,已经不是他们能改变的了。
    而此时,民间的舆论,也愈演愈烈起来。
    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沈桥被陛下贬入天牢的消息,便在民间悄然的传播起来。
    当然,这个悄然自然不是偶然。
    这一切,自然都是刻意安排的。
    当初沈桥还没到京城时,便早已经安排人开始渗透进京城的三教九流底层当中。
    在别人根本瞧不起的圈子里,沈桥已经牢牢的掌握了其中大部分情报消息传递的方式。
    得民心者得天下。
    最让人瞧不起的社会底层,往往便是民间舆论最重要的一环。
    这近一年的时间,沈桥每个月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在其中。
    收买人心,维持现有的情报线。
    同时,也为了更好的隐藏身份。
    养兵千日,用在一时。
    一开始,沈桥并没有打算用上这张底牌。
    他只不过是下意识的想要多准备一条后路罢了。
    却怎么也没想到,这张谋划了大半年,只是有备无患的底牌,最终还是用上了。
    在沈桥安排大当家的第二天,叶柔竹便找到了情报的接头人。
    正式接管并且开始下达命令指挥众人行动。
    搞舆论这种事情,没有人比沈桥更熟练了。
    从当初寒醇楼的开业开始,这就一直都是沈桥的拿手好戏。
    而沈桥的这些下人,也早就学会了这一招。
    灵活贯通了。
    几乎是在一夜之间,沈桥下狱的消息,便传了出去。
    同时伴随着的,还有一个关于沈桥下狱背后,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    “惊,赵国第一才子,当今的太子太傅沈桥,被陛下下旨抓入天牢。”
    “有情有义,为救兄弟,沈桥四处奔波,竟以身涉险劫狱救人。”
    “感天动地,世间竟还有如此动人兄弟情。有一种兄弟,叫沈桥为你劫狱。”
    “沈太傅罪不至死,陛下受奸臣蒙蔽,竟意图斩首沈太傅。”
    “还有天理吗?还有王法吗?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几乎是一夜之间,这个故事和与舆论,便在京城彻底火爆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