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进剿滇南-《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吴三桂沉吟半晌,缓缓点头,表示同意。如今之形势,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。
    他和多尼这个靠皇族身份上位的郡王不一样,固守大理战略之得失不是关键,彻底剿灭明廷,消灭朱由榔才是最终目标。
    不能彻底打垮明廷,拿到这个无可置疑的功勋,永镇云南这个梦想只能是一个泡影。
    “经略所言甚是,吴某附议。”
    洪承畴又看向多尼,征求他的意见。
    多尼是安远靖寇大将军,所统领的几千满洲八旗禁旅自成一军,是云南清军的中坚,更是十几万绿营兵的监军。
    完全放弃大理府,转向全面进攻滇南这么大的战略调整,没有他的点头,不可能实行。
    多尼脸色凝重,把十几份情报全部收拢到自己手上,重新仔细再看一遍,反复推敲报告中的数字。
    越仔细看越是心惊沮丧,因为他发现洪承畴所说的话就算有一点夸张,也不算太多。
    整个临安府两个大银矿,有超过两万矿工在挖掘冶炼。就算每人每年挖四十两银子,一年总产出也超过八十万两。
    银铜矿和铁铅矿不一样,特别是银矿,矿石只要挖出来,熔炼后就直接是钱。白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毫无疑问的硬通货,可以购买绝大多数军用补给。
    哪怕是云南、福建这样的战区省份,也无法完全杜绝走私贸易存在。
    有位哲人说过,如果有两成利润,就会有人蠢蠢欲动;如果有五成利润,就有人冒险;如果有两倍利润,就肯定有人敢于冒斩首的危险行动;如果有三倍的利润,就会有无数勇者敢于践踏人间一切律法。
    有钱有地盘,还有百战精锐作为骨干,这样的势力一旦站稳脚跟,就再也难以铲除。
    “见鬼,他们怎么能奴役那么多人去挖矿?”多尼气得大声吼道。
    “伪帝把新兴州、通海一带的百姓全都迁走了。”不知谁在背后提了一嘴。
    多尼闻言,将目光看向王屏藩。
    王屏藩在普通军官眼中高高在上,但在这个大厅里,一营总兵算个屁。他低下头,一句话也不敢说,心里在不断咒骂那个多嘴之人。
    “王总兵,这是你的过错。”
    “王爷恕罪,屏藩愿做先锋,夺回临安,一雪前耻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